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白酒进入第三次行业调整期,行业遇冷,领头羊白酒消费潮流的那股“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热潮,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行业竞争者的盲目扩张,大众消费的盲目崇拜等现象广受诟病。白酒从“名酒”到“民酒”的理性回归,品类市场消费需求发生明显变化。 近几年,白酒市场上兴起了一股小酒热。很多甚至成为了中低档餐饮市场的消费主流。而消费者消费小瓶酒大多出于“自饮,图个实惠”、“饮用方便,量力饮用”。个性化的包装,特色文化消费对接,独享饮用场合的精心设计和宣传,是小瓶酒盛行的基础。 小瓶酒提供给消费者的利益点不仅在于符合消费者倡导的少量饮酒的健康文化,符合消费者倡导的公平、透明的酒桌文化,符合消费者对产品购买的低成本要求,还满足了消费者对酒水小体积、重量轻,携带方便的要求。 小酒作为白酒行业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有近三百亿元的消费总额,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观的市场份额确实不容小觊。不管是郎酒、五粮液、汾酒等我国知名品牌,还是地产小酒厂,都无法割舍这份小酒情结,依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纷纷推出小酒系列产品,且在产品上市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斩获。 目前,小酒市场种类众多,从低端到中端,几元到几十元价位不等,包装也从以前“严肃呆”变成“时尚萌”。小酒以卖萌的新形象打入品类市场,一举把沉寂多年的小瓶酒推向高潮,众多大品牌白酒企业也新增了小酒成员,试着用这个“小东西”成就企业的“大气候”。 如郎酒的小瓶酒在四川、湖南、湖北等市场表现不俗,一些县级市场每年的销售额都在数百万元以上。最近新上市的一款泸州的“五小将”酒,凭借其新颖的“鱼符”瓶型包装和卡通形象,产品一经推出即广受好评,短时间即在广东、辽宁、陕西、江苏等地掀起了销售热潮,未来销量很可能上亿元,确实令很多业内企业艳羡不已;此外,还有很多地产酒企业完全依靠小瓶酒活命,在本地市场,主要还是靠小瓶酒才闹腾得风生水起。 绝大多数白酒酒企都对小酒市场趋之若鹜,充分说明了小酒存在的道理以及在这一产品背后所存在的市场空间。同时,众多的小酒品牌鱼龙混杂,同质化严重,也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多挑战。 如何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里,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如何在同质化的细分市场里脱颖而出,卓尔不群,形成专属于自己的鲜明风格?如何在这个尚未形成大品牌挺好覆盖,尚存在许多市场空隙的时间节点,能形成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市场,做成区域强势品牌甚至于我国性品牌?我们建议从以下七点着手:
其一,重视概念,并不必很重视酒体差异化。 概念性小酒十分重视产品概念提取,至于酒体本身,只要在质量上不出现问题即可。从目前小有成就的江小白可以看出,其简约而不简单品牌概念让无数粉丝趋之如骛,带动了终端市场铺货与动销,至于酒体本身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 我们看到,江小白出走重庆江津之后,江津老白干也推出了自己小酒产品,其动销为什么不如江小白?最为重要是江小白所塑造的品牌特质不是一般企业可以模仿的;同样道理,北方市场也出来若干概念性小酒品牌,其操作为什么不温不火?其本质是很难在品牌气质上超越江小白,重视概念原创性是概念性小酒取得成功关键性步骤。
其二,重包装,重自媒体传播,轻大众媒体传播。 概念性小酒一般锁定是85后消费者,这些消费者面对大众媒体往往表现出很大程度排斥性,特别是南方市场年轻消费者,其更加重视自我表达,因此,自媒体与网络媒体更加具备针对性,大众媒体在整个概念性小酒推广中严重边缘化,因此,这类概念性小酒一般都非常重视在产品概念包装中植入卡通,符号以及容易识别的slogan,概念性小酒更加倚重网络媒体与各种各样自媒体。
其三,重视年轻时尚终端,不喜欢边缘化终端。 渠道性小酒更加重视城郊型CD类终端,而概念性小酒则更加重视中心城市,年轻人出没的CD类酒店终端,包括酒吧,特色餐厅等等,对于城郊边缘性酒店终端鲜少涉足。
其四,活化终端,将终端做成传播载体,实现消费者动销。 面对小酒竞争程度加剧,概念性小酒为了与竞争对手产生必要区隔,十分重视对酒店终端包装,通过差异化包装拉动消费者动销。目前,包括音乐,图片,内刊,人员等等都已经出现在概念性小酒酒店包装方法之中,尽可能活化终端,尽可能推动终端动销成为概念性小酒主要市场手段。
其五,大型市场推广活动成为概念性小酒市场操作主要方法。 目前来看,概念性小酒还是比较重视将活动植入到产品市场推广之中,通过不断的、创新的、互动的活动助推概念性小酒入脑、入心、入口,真正实现概念性小酒品牌化。
其六,临时性组织与临时性人员使用是概念性小酒重要手段。 由于概念性小酒目前规模普遍较小,市场组织具有更多策划功能,而真正执行组织更多是临时性组织与松散型合作伙伴,通过这种方式调动资源,降低成本。
其七,概念性小酒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不断创意与推动概念入酒是概念性小酒公司重要工作。 从目前来看,应该会有更多创意性公司进入到概念性小酒操作领域,如深圳甲骨文创意推出的醉安逸小酒,如唐朝世家酒业推出的“五小将”小酒等,其背后都是盛名策划团队主导,概念性要求未来发展将取决于策划团队对消费趋势准确把握能力。
|